導語
胰腺癌是一組主要起源于胰腺導管上皮及腺泡細胞的惡性腫瘤,惡性程度極高,起病隱匿,早期診斷困難,進展迅速,生存時間短,是預后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,被稱為“癌中之王”,其發(fā)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居全球和我國惡性腫瘤的前十位。近日,我院普外一科成功為患者實施普外科難度最高手術——胰十二指腸切除術,術中失血量少,目前患者恢復良好。
病例回顧
2024年1月,普外一科接診兩位因腹部隱痛、皮膚鞏膜黃染、糞便陶土色等體征患者。入院后完善各項檢查,包括超聲、CT 等影像學檢查,以及活檢,最終確診為胰腺癌,需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。
此手術非常復雜,術后并發(fā)癥及死亡率較高,是目前普外科除肝臟移植外最復雜的手術之一,手術中需要切除膽囊、膽總管、胰頭部、部分胃、十二指腸、部分空腸,同時因胰腺癌極容易通過淋巴結轉移,還需同時完成胰頭周圍淋巴結清掃。此外,切除只是該手術的前半部分,在完整切除這些器官組織后,還需要重建消化道,完成多個吻合,包括胰腺-空腸吻合(胰腸吻合)、膽管-空腸吻合(膽腸吻合)、胃-空腸吻合(胃腸吻合),要求外科醫(yī)生具有相當扎實的基本功和手術經驗。
在與患者及家屬達成充分共識后,經術前縝密部署和周密準備,為患者在全麻下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。
術后麻醉醫(yī)生經PCEA陣痛方式,減輕患者疼痛。
延申科普:胰腺癌
01、什么是胰腺癌?
胰腺癌是一組主要起源于胰腺導管上皮及腺泡細胞的惡性腫瘤,惡性程度極高,起病隱匿,早期診斷困難,進展迅速,生存時間短,是預后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,被稱為“癌中之王”,其發(fā)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居全球和我國惡性腫瘤的前十位。
胰腺癌的發(fā)病年齡以40~65歲多見,男性高于女性。其起病隱匿,初發(fā)病時沒有特殊癥狀,一旦出現(xiàn)黃疸、消瘦等明顯癥狀時,表明已經進入晚期。首發(fā)癥狀往往取決于腫瘤的部位和范圍,如胰頭癌早期便可出現(xiàn)梗阻性黃疸;而早期胰體尾部腫瘤一般無黃疸?;颊咴诤芏虝r間內病情迅速惡化、死亡。
02、胰腺癌的早期癥狀有哪些?
1.腹痛:腹部疼痛,常見的首發(fā)癥狀。
2.黃疸:這是最主要的臨床表現(xiàn),需要去醫(yī)院做經皮經肝膽道穿刺引流術,如引流通暢,可經引流道置入支架。
3.消化道出血:腫瘤直接侵犯十二指腸或胃壁,表現(xiàn)為嘔血、黑便。
4.腹瀉:惡心、腹瀉等。
5.消化不良: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的表現(xiàn)。
6.消瘦乏力:消瘦、乏力,體重下降,晚期可出現(xiàn)惡病質。
7.發(fā)熱:因繼發(fā)膽管感染而出現(xiàn)發(fā)熱。
8.血栓性靜脈炎或動靜脈血栓形成:部分胰腺體、尾部癌腫可見肢體靜脈的血栓性靜脈炎,出現(xiàn)局部肢體浮腫。
9.腹水胸水:晚期患者中常見,有少部分患者在初期亦有表現(xiàn)。
10.其他:有極少數患者出現(xiàn)濕疹性皮炎、低血糖表現(xiàn)。
有的患者早期可無任何的不適,當有明顯癥狀時,已經屬于中晚期。
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胰腺癌治療中一種重要的手段,但也是一項具有挑戰(zhàn)性的手術。它需要高度專業(yè)的醫(yī)療團隊和精心的護理。對于胰腺癌患者來說,手術不僅帶來了身體上的挑戰(zhàn),也帶來了戰(zhàn)勝病魔的希望。
這個病例提醒我們,對于胰腺癌這樣的疾病,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至關重要。同時,患者和家屬的積極配合和支持也是治療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。中心醫(yī)院普外科團隊希望通過不斷的研究和進步,能夠為更多的胰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選擇和預后。
文圖/普外一科 陸森
審稿/普外一科 董曉松
校對/外科黨總支 張爽
編輯/宣傳企劃科 徐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