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,作為人生一次重要轉折點,考生和家長的壓力不言而喻。為了助力考生們順利通過考試并取得理想的成績,錦州市中心醫(yī)院中醫(yī)專家為考生提出以下幾點建議:
1.飲食清淡 營養(yǎng)均衡
高考前的飲食以清淡為主,忌食煎炸、燒烤、油膩之物,更忌暴飲暴食,過食生冷。按中醫(yī)理論:飲食入胃,則周身氣血向胃集聚,以助消化。若飽食無度,大量氣血聚集于胃部,頭部氣血反見不足。氣血聚于腦則使人思維敏捷,氣血聚于腹則令人易于疲憊,昏昏欲睡。清淡飲食胃腸可以迅速排空,讓氣血歸于腦,保證考生高效的學習效率。
高考前的飲食同時要保持營養(yǎng)均衡,建議食用五谷雜糧,蛋白質含量豐富的牛奶、瘦肉、魚蝦、豆腐,各類新鮮蔬菜以及性質平和的水果如蘋果、桃子等。
考生家長們請注意,飲食要以平常心對待,不要迷信保健品。食用進補、健腦保健品對于提高孩子考試成績沒有科學依據,反而會增加胃腸負擔,造成脾胃不適。保持孩子以往的常規(guī)飲食,本身就是一種身心減壓方式。
2.腸道易激 中醫(yī)可調
很多考生在準備考試的特定情境下容易出現腹痛、腹瀉等癥狀,這是腸易激綜合征的典型表現。腸易激綜合征是一組持續(xù)或間歇發(fā)作,以腹痛、腹脹、排便習慣和(或)大便性狀改變?yōu)榕R床表現,而缺乏胃腸道結構和生化異常的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。它主要表現為:
(1)腹痛或腹部不適。
(2)腹瀉或可有腹瀉與便秘交替現象。
(3)便秘:排便困難,大便干結,量少,可帶較多黏液,便秘可間斷或與腹瀉相交替,常伴排便不盡感。
(4)腹脹: 白天較重,尤其在午后,夜間睡眠后減輕。
(5)上胃腸道癥狀: 近半數患者有胃燒灼感、惡心、嘔吐等上胃腸道癥狀。
(6)腸外癥狀:背痛、頭痛、心悸、尿頻、尿急、性功能障礙等,部分患者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異常表現,如焦慮、抑郁、緊張。
3.起居有常 保證睡眠
考生在高三緊張的備考過程中,應盡量保證在晚間十一點之前入睡,不要熬夜。高質量的睡眠可以掃除一天的疲憊,保證學習效率,緩解緊張焦慮情緒。如果考生出現失眠,甚至徹夜無法入眠的情況,家長可用艾條于百會穴實施溫和灸15分鐘,配合考生睡前冥想放松;還可以進行中醫(yī)針灸和中藥治療,此外還有耳穴壓豆、助眠足浴等綠色療法。
考生還需要培養(yǎng)“考試生物鐘”,在高考考試相同時間段:上午九點至十一點和下午三點至五點期間,根據考試節(jié)奏做一次難度相當的模擬試題,以利于大腦在這個時間段內集中精力,發(fā)揮出最佳水平。
4.勞逸結合 適當運動
中醫(yī)理論指出,思慮過多則容易困脾,考生高強度的動腦學習是導致脾虛的原因之一,同時脾主四肢肌肉,通過鍛煉身體,活動四肢軀體,可以疏散因為久坐學習而阻滯的脾氣,并且促進周身血液循環(huán),幫助脾胃正常運化,保持頭腦清醒,提高學習效率??忌梢赃x擇強度適宜且不易受傷的運動如:做廣播體操、慢跑、跳繩、快步走、游泳等運動方式進行鍛煉。
5.天熱防暑 清心備考
夏日高溫炎熱,人體大量排汗,如果水分補充不足很容易出現脫水、中暑的情況,因此要多補充水分,推薦飲用白開水、淡鹽水、綠豆水、蓮子薄荷水等飲品。
其中蓮子薄荷水具有養(yǎng)陰、清熱、安神的功效,可作為代茶飲。本飲品的做法是將薄荷12克、蓮子250克加水煮熟,加入冰糖調味即可。夏日炎炎需要保證充足的睡眠,中午休息半小時可以有效緩解夏日的困倦與疲勞。另外,合理降溫,切勿貪涼,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。使用空調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,即使天氣再熱,空調室內溫度也不宜調至24度以下。
中醫(yī)妙方
補腦益氣膳食方
桂圓雞蛋紅棗湯
具有溫陽補氣養(yǎng)血的功效,適合氣血虧虛體質的考生經常食用。
人參粥
可健脾益氣,適用于脾胃虧虛所致的心悸、健忘、腳軟乏力等。
龍眼肉粥
可養(yǎng)心安神、健脾補血,適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心悸、失眠、健忘等。
銀耳烏雞湯
滋陰補血、養(yǎng)肝益腎,適合血虛體質的考生經常食用。
清蒸人參雞
適用于精神困倦、聲音低微、四肢乏力、食欲不振、腹部虛脹、易出虛汗、經常溏便、易于感冒,且對外界環(huán)境適應能力較差的考生。
代茶飲緩解緊張情緒
甘草陳皮梅子湯
功效:健脾養(yǎng)肝、疏肝解郁
組成:生甘草6g 陳皮6g 烏梅5顆
加減:
短氣乏力提不上勁:加黃芪20g
愛吃肉:加生山楂10g
自覺壓力過大:加紅玫瑰6朵
眼睛不適:加枸杞10g
高考遭遇痛經 中醫(yī)也有妙招
痛經暖心湯
功效:養(yǎng)血調血,緩解血瘀引起的痛經
組成:核桃仁50g 紅糖100g
特色療法:
經前按揉三陰交,經期按揉公孫穴
暖宮貼穴位貼敷